Board logo

標題: 99松山家商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Joy091    時間: 2010-6-21 16:52     標題: 99松山家商

題目與答案

附件: 99松商教甄_數學科_試題.pdf (2010-6-21 16:52, 140.63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0712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40&k=a6c381df72edaea6c7d682ac9aa5512c&t=1732291649

附件: 99松商教甄_數學科參考答案.pdf (2010-6-21 16:52, 66.25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10265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41&k=f3e40e166635e3862f618a38c5d3e2fe&t=1732291649
作者: chiang    時間: 2010-6-22 07:35

可以請教一下
填充第3,6兩題
計算4,5,7
如何計算嗎?
謝謝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6-22 13:43

填充第 3 題:

有一台測謊機,當受測者說實話時,它測得對方說實話的機率為0.9,而當受測者說謊話時,它測得對方說謊話的機率為 0.8。又有甲、乙、丙三人,他們不是說實話就是說謊話,每個人說實話的機率分別都是 0.5,而且不互相影響。今袋中有 2 白球3 黑球,從中隨機取出1 球,甲乙丙看完後都說是黑球,再接受此機器測謊,它卻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。請問該球確實是黑球之機率為何?

解答:

\(\displaystyle P\left(抽到黑球\Big|\mbox{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\right)\)

\(\displaystyle =\frac{P(\mbox{抽到黑球且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)}{P(\mbox{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)}\)

\(\displaystyle =\frac{P(\mbox{抽到黑球且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)}{P(\mbox{抽到黑球且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)+P(\mbox{抽到白球且機器宣稱甲乙說實話而丙說謊話})}\)



\(\displaystyle =\frac{\displaystyle \frac{3}{5}\cdot\frac{9}{10}\cdot\frac{9}{10}\cdot\frac{1}{10}}{\displaystyle \frac{3}{5}\cdot\frac{9}{10}\cdot\frac{9}{10}\cdot\frac{1}{10}+\frac{2}{5}\cdot\frac{2}{10}\cdot\frac{2}{10}\cdot\frac{8}{10}}\)



\(\displaystyle =\frac{243}{307}.\)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6-22 13:57

填充第 6 題

將 \(xy\) 平面上的區域 \(\displaystyle \left\{\begin{array}{ccc}x^2+y^2\leq1\\ x\leq0, y\geq0\end{array}\right.\) 繞 \(xy\) 平面上的直線 \(x = y\) 在空間中旋轉一圈所得的旋轉體體積為何?

解答:

將圖形順時針旋轉 \(45^\circ\),


題目所求變成要求上圖區域繞 \(x\) 軸旋轉的體積。

所求體積 \(\displaystyle=2\int_0^{\frac{1}{\sqrt{2}}} \pi \left(\left(1-x^2\right)-x^2\right)dx=\frac{2\sqrt{2}\pi}{3}.\)

圖片附件: 99ssvs_ex6.png (2010-6-22 13:57, 11.16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8254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44&k=4db222ca570e2f1375876c0f7976284a&t=1732291649

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6-22 14:32

演算題第 4 題:



如圖,在座標平面上,將橢圓 \(\displaystyle\frac{x^2}{4}+\frac{y^2}{1}=1\) 的上半部及圓 \(x^2 + y^2 = 4\) 的下半部組合而成一封閉曲線(其中, \(A, B\) 為此橢圓與圓的交點)。

今有一光線從此橢圓的一焦點 \(F_1\) 射向橢圓上半部的 \(P\) 點,依光學原理反射至下半圓的 \(Q\) 點,再依光學原理反射至下半圓的 \(R\) 點,再依光學原理反射。

若 \(\overline{QR} //\overline{AB}\) 且在 \(R\) 點的反射線通過 \(F\) , 請求出四邊形 \(FPQR\) 的周長及面積。



解答:

如上圖,設 \(O\) 為原點,

顯然 \(F_1P+PF_2=\mbox{橢圓長軸長}=4.\)

在 \(Q,R\) 兩點的入射角等於反射角,所以 \(∠ 1=∠2\) 且 \(∠ 3=∠4\)

因為 \(F_1F_2//QR\),所以 \(∠ 2=∠ 5\) 且 \(∠ 3=∠7\)

因為 \(OQ=OR\),所以 \(∠ 2=∠3\)

因此,\(∠ 1=∠2=∠ 3=∠4=∠ 5=∠7\),

\(F_2Q=OF_2=\sqrt{3}\) 且 \(F_1R=OF_1=\sqrt{3}\)

因為 \(\triangle OQR\) 相似於 \(\triangle F_2QO\),

所以 \(\displaystyle QR:OR=OQ:OF_2\Rightarrow QR=2\times\frac{2}{\sqrt{3}}=\frac{4\sqrt{3}}{3}.\)

所以四邊形 \(FPQR\) 的周長 \(\displaystyle=4+\sqrt{3}+\sqrt{3}+\frac{4\sqrt{3}}{3}=4+\frac{10\sqrt{3}}{3}.\)





至於面積,沒想到更好的方法,只有想到硬作,

(就是硬找出 \(P\) 的坐標,再求面積。其實可以找每個點的坐標,剛剛的周長也不是問題。==)

在 \(\triangle OF_2Q\) 中,\(\displaystyle\cos∠OF_2Q=\frac{\left(\sqrt{3}\right)^2+\left(\sqrt{3}\right)^2-2^2}{2\cdot\sqrt{3}\cdot\sqrt{3}}=\frac{1}{3}.\)

所以,\(\displaystyle\cos∠OF_2P=\frac{-1}{3}\Rightarrow \tan∠OF_2P=-2\sqrt{2}\)

(順便多算一個 \(\displaystyle\sin∠OF_2P=\frac{2\sqrt{2}}{3}\))

可得直線 \(\overleftrightarrow{PQ}\) 的方程式為 \(y=-2\sqrt{2}\left(x+\sqrt{3}\right).\)

在與橢圓的方程式,解聯立方程式,可得 \(P\) 點的 \(y\) 坐標為 \(\displaystyle\frac{12\sqrt{2}-2\sqrt{6}}{33}.\)

所求面積\(=\triangle PF_1F_2\mbox{面積}+\triangle OF_2Q\mbox{面積}+\triangle OQR\mbox{面積}+\triangle ORF_1\mbox{面積}\)

\(\displaystyle= \frac{1}{2}\cdot2\sqrt{3}\cdot\frac{12\sqrt{2}-2\sqrt{6}}{33}+\frac{1}{2}\cdot\sqrt{3}\cdot\sqrt{3}\cdot\frac{2\sqrt{2}}{3}++\frac{1}{2}\cdot2\cdot2\cdot\frac{2\sqrt{2}}{3}++\frac{1}{2}\cdot\sqrt{3}\cdot\sqrt{3}\cdot\frac{2\sqrt{2}}{3}\)

\(\displaystyle=\frac{104\sqrt{2}+12\sqrt{6}}{33}.\)

(寫的很長,如有小錯希望不吝告知。感激。^__^)

圖片附件: 99ssvs_II_ex4.png (2010-6-22 14:32, 13.51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8045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45&k=b33dc09ecf8c8aa7a81e0f8109c98d1a&t=1732291649

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6-22 15:45

演算題第 7 題:

設 \(k\) 為實數。若對於任意實數 \(t\),關於四個未知實數 \(x, y, z,w\) 的方程組

\(\displaystyle\left\{\begin{array}{ccc} -tx+2y+0z+kw&=&0\\
-2x-ty+0z+0w&=&0\\
0x+4y+(-1-t)z-2w&=&0\\
0x+0y+2z+(-1-t)w&=&0\end{array}\right.\)

皆只有唯一一組解 \(x = 0, y = 0, z = 0,w = 0\),試求出 \(k\) 的範圍。

解答:

令 \(\displaystyle A=\left[\begin{array}{cccc}-t&2&0&k\\
-2&-t&0&0\\
0&4&(-1-t)&-2\\
0&0&2&(-1-t)
\end{array}\right]\)

因為 \(A\left[\begin{array}{c}x\\y\\z\\w\end{array}\right]=0\) 之 \(x,y,z,w\) 只有唯一一組解。

所以 \(A\) 的反矩陣存在 \(\Rightarrow det\left(A\right)\neq0\)

\(\Rightarrow t^4+2t^3+9t^2+8t+16k+20\neq0\)

令 \(f(t)=t^4+2t^3+9t^2+8t+16k+20\)

則對任意實數 \(t\),\(f(t)>0\) 恒成立。

由 \(\displaystyle f'(t)=0\Rightarrow t=\frac{-1}{2}\)

可知 \(f(t)\) 的最小值為 \(\displaystyle f(\frac{-1}{2})=\frac{256k+289}{16}\)

由 \(\displaystyle f(\frac{-1}{2})=\frac{256k+289}{16}>0\) 可得 \(\displaystyle k>\frac{-289}{256}.\)

故,當 \(\displaystyle k>\frac{-289}{256}\) 時,\(f(t)>0\) 恒成立 \(\Leftrightarrow A\) 的反矩陣成存在

\(\Leftrightarrow\)  題目的聯立方程組有唯一一組解。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6-22 20:38

演算第 5 題:

(1)如下之街道圖中,每一小格皆是邊長 1 單位的正方形。
為了方便,我們簡稱此街道圖的規格為8×4。



小松從 A 點出發,要沿著街道走捷徑到 B 點。因為溽暑難耐,
他每走 1 單位或每走2 單位就停下來休息一下。

請問,在如上所述的條件下,從 A 到 B 共有幾種走法?

(2)我們可將(1)中之街道圖規格改為 m×n (m,n為正整數),而在(1)所述的規
則下,考慮從 A 到B 共有幾種走法。

設規格為m×n , m×(n+1) , (m+1)×(n+1) 的街道圖所對應之走法數分別是
x , y , z ,請將 z 用 x, y 及 m,n 表示。





解答:

令 \(f(n) =\) 路徑長共需 \(n\) 單位時,每次走 \(1\) 或 \(2\) 單位就需停頓休息,所有停頓點排列的可能數。

則 \(f(1)=1,\, f(2)=2,\, f(n)=f(n-1)+f(n-2) \,\forall n\geq 3\)

\(n\)1
2
3
4
5
6
7
8
9
10
11
12
\(f(n)\) 12
3
5
8
13
21 34 55 89144
233





(1)

所求 \(=\mbox{A 到 B 的所有捷徑走法}\times f(12)=495\times233=115335.\)


(2)

\(\displaystyle x=\frac{\left(m+n\right)!}{m!n!}f(m+n)\Rightarrow f(m+n)=\frac{x\cdot m!\cdot n!}{\left(m+n\right)!}\)


\(\displaystyle y=\frac{\left(m+n+1\right)!}{m!\left(n+1\right)!}f(m+n+1)\Rightarrow f(m+n+1)=\frac{y\cdot m!\cdot \left(n+1\right)!}{\left(m+n+1\right)!}\)


\(\displaystyle z=\frac{\left(m+n+2\right)!}{\left(m+1\right)!\left(n+1\right)!}f(m+n+2) \Rightarrow f(m+n+2)=\frac{z\cdot (m+1)!\cdot (n+1)!}{\left(m+n+2\right)!}\)


再由 \(f(m+n+2)=f(m+n+1)+f(m+n)\),可得如下


\(\displaystyle\frac{z\cdot (m+1)!\cdot (n+1)!}{\left(m+n+2\right)!} =\frac{y\cdot m!\cdot \left(n+1\right)!}{\left(m+n+1\right)!}+\frac{x\cdot m!\cdot n!}{\left(m+n\right)!},\)


化簡後可得如下,

\(\displaystyle z=\frac{m+n+2}{m+1}y+\frac{(m+n+2)(m+n+1)}{(m+1)(n+1)}x.\)
作者: Jacob    時間: 2010-7-8 08:41     標題: 想請問演算題第1題與第6題,請各位大大幫忙

想請問演算題第1題與第6題,請各位大大幫忙,感謝。
作者: 八神庵    時間: 2010-7-8 09:35

引用:
原帖由 Jacob 於 2010-7-8 08:41 AM 發表
想請問演算題第1題與第6題,請各位大大幫忙,感謝。
第1題,請考慮左右兩邊除以4所得的餘數....mod4(一個整數平方除以4的餘數必為0或1其中一者)
第6題,由平均數可知其他九人成績和,由樣本變異數可發現其他九人成績平方和
          此時針對這九人成績使用柯西不等式,再將成績平方和的部份代換成變異數,最後開根號即所得

[ 本帖最後由 八神庵 於 2010-7-8 09:36 AM 編輯 ]
作者: Jacob    時間: 2010-7-8 15:38     標題: 感謝神庵大高手的解說

感謝神庵大高手的解說,讓小弟又學到了不少,謝謝。
作者: idontnow90    時間: 2010-7-8 16:57

演算第3題.請教要怎麼算?
我用垂心的性質算了老半天不知怎麼的就是算不出來..@@...
先謝謝了~
作者: 八神庵    時間: 2010-7-8 20:13

引用:
原帖由 idontnow90 於 2010-7-8 04:57 PM 發表
演算第3題.請教要怎麼算?
我用垂心的性質算了老半天不知怎麼的就是算不出來..@@...
先謝謝了~
你被垂心騙了,這題的重點在角A=60度
令AC=b,AB=c
在三角形ACF中,AF=ACcos60度=b/2,AE=ABcos60度=c/2
因為角AFP=角AEF=90度,由四邊形內角和可知角FPE=120度
因此
三角形ACF,三角形ABE,三角形BFP與三角形CEP均為30-60-90之三角形
由邊長比再搭配畢氏定理可以算出c與FP....這樣面積就解決了也順便把第二小題的條件也都求出來了....
作者: idontnow90    時間: 2010-7-8 23:46

謝謝八神庵大大~終於搞定這題了~~謝謝你~
作者: idontnow90    時間: 2010-7-9 11:08

想請教第7題...為什麼-------則對任意實數 tf(t)0 恒成立。
\(det(A) \neq 0\)  will imply det(A) > 0 ???
另外請教第五題
謝謝~
作者: Ellipse    時間: 2010-7-9 12:57

引用:
原帖由 weiye 於 2010-6-22 02:32 PM 發表
演算題第 4 題:

245

如圖,在座標平面上,將橢圓 \(\displaystyle\frac{x^2}{4}+\frac{y^2}{1}=1\) 的上半部及圓 \(x^2 + y^2 = 4\) 的下半部組合而成一封閉曲線(其中, \(A, B\) 為此橢圓與圓的交點)。

今有一光線從此 ...
借用一下weiye圖及資料,第二部分面積,如果不要解P座標的話
令PF2=t,PF1=n,已算出cos(角P F2 O)=-1/3,則sin(角P F2 O)=2(2)^0.5 /3
在三角形P F2 F1中, t+n=2*2=4 ,所以n=4-t----------------(1)
由餘弦定理得 n^2=t^2+(2(3)^0.5)^2-2*t*2(3)^0.5*(-1/3)-------------(2)
將(1)代入(2)得 (4-t)^2=t^2+12+4(3)^0.3*t/3
化簡得t=(6-(3)^0.5)/11
所以三角形P F2 F1面積=t*2*(3)^0.5*sin(P F2 F1)*/2 =(12(6)^0.5-6(2)^0.5)/33
下半部再算梯形F2 Q R F1 面積= 10(2)^0.5/3  (高=2(6)^0.5/3)
再合併面積即為答案

[ 本帖最後由 Ellipse 於 2010-7-9 12:59 PM 編輯 ]
作者: 八神庵    時間: 2010-7-9 14:44

引用:
原帖由 idontnow90 於 2010-7-9 11:08 AM 發表
想請教第7題...為什麼-------則對任意實數 t,f(t)0 恒成立。
\(det(A) \neq 0\)  will imply det(A) > 0 ???
謝謝~ ...
已確定僅有一解,故f(t)=del(A)不為0
你把del(A)乘開之後,會得到一個t的一個一元四次多項式,其中t^4係數為正
則當t趨近於正負無限大時,f(t)均為正無限大
就有點類似開口向上的拋物線(但實際的話中間部份會有轉折)
也就是f(t)會有local minimum.....
又因為f(t)不為0....開口又向上,所以可得知f(t)>0恆成立....就是f(t)=del(A)>0恆成立
不知道這樣的解釋您意下如何??
作者: 八神庵    時間: 2010-7-9 14:57

引用:
原帖由 idontnow90 於 2010-7-9 11:08 AM 發表
另外請教第五題
謝謝~ ...
你問的是填五(因為演算五weiye大已解)
話說這種題目
紙折一折馬上就會有一些"fu"
因為三角形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,且斜邊AB=6根號2
M為AB中點,所以AM=BM=CM=3根號2
沿著CM把三角形ACM折起來,並使平面ACM與平面BCM的夾角為60度
令此四面體的高為h,由三垂線定理可知h=AMsin60度
所以V=1/3乘底面三角形BCM面積乘h
作者: idontnow90    時間: 2010-7-10 15:52

謝謝庵大...我懂了~.
作者: kittyyaya    時間: 2010-8-26 18:26

填充2
25-x2 >=0
Œx-1>=0
25-x2 > x2-2x+1得到 -3<x<4
所以1<= x < 4
x-1<0根號(25-x2 ) > |x-1|得到 -3<x<1
Ž x-1<0根號(25-x2 ) < |x-1|
è-5<x<-3


根據ŒŽ   -5<x<4x 不等於 -3

請問我討論有錯嗎? 可是跟官方答案(-5 < = x < 4)不同

另外請問選擇4真的要把20位平均數算出嗎? 若是 我只找到一位 且是估計值, 請問可否由圖型解釋
謝謝
作者: kittyyaya    時間: 2010-8-26 18:34

引用:
原帖由 八神庵 於 2010-7-8 08:13 PM 發表

你被垂心騙了,這題的重點在角A=60度
令AC=b,AB=c
在三角形ACF中,AF=ACcos60度=b/2,AE=ABcos60度=c/2
因為角AFP=角AEF=90度,由四邊形內角和可知角FPE=120度
因此
三角形ACF,三角形ABE,三角形BFP與三角形CEP均為30-60 ...
請問最後一句"由邊長比再搭配畢氏定理可以算出cFP",邊長是那個比那個,
因為我一直算出2b=c+6而已,找不到第二個方程式,可以麻煩在多點說明嗎?謝謝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8-26 19:27

填充第 4 題:右圖是某次期中考,隨機抽樣調查高三 \(20\) 位同學 \(A,B,\cdots,T\) 等人的國文、英文成績所畫出的散佈圖。對這 \(20\) 位學生,算出每個人的國文、英文兩科的平均成績(即相加再除以 \(2\) )。請問,哪個人(或哪些人)的平均成績是這 \(20\) 個平均成績的中位數?答:__________。




解答:觀察平行直線系 \(x+y=k\) 其中 \(k\in\mathbb{R}\),

這 \(20\) 個點的 \(x+y\) 值,剛好是當 \(I,H,T\) 這三點的 \(x+y\) 值會是所有 \(x+y\) 值的中位數,

當然這 \(20\) 個點的 \(\displaystyle\frac{x+y}{2}\) 值,當然也會是在 \(I,H,T\) 這三點時,會是中位數 。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8-26 19:38

填充第 2 題:不等式 \(\sqrt{25-x^2}>x-1\) 的解為____________。

解答:

首先根號有意義,\(25-x^2\geq0\Rightarrow -5\leq x\leq5\),在此條件之下,再來討論

case 1. 若 \(x-1<0\),則題目之不等式(左邊為非負,右邊為負)顯然成立,

   亦即當 \(-5\leq x<1\) 時,不等號顯然成立。

case 2. 若 \(x-1\geq0\),則因為 \(x-1\) 與 \(\sqrt{25-x^2}\) 皆非負,

    \(\sqrt{25-x^2}>x-1 \Leftrightarrow 25-x^2>\left(x-1\right)^2\Leftrightarrow -3<x<4\),

    搭配本情況的 \(x-1\geq0\),可得 \(1\leq x<4\)。

故,\(-5\leq x<4\)。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8-26 19:56

引用:
原帖由 kittyyaya 於 2010-8-26 06:34 PM 發表
請問最後一句"由邊長比再搭配畢氏定理可以算出c與FP",邊長是那個比那個,
因為我一直算出2b=c+6而已,找不到第二個方程式,可以麻煩在多點說明嗎?謝謝 ...
把八神庵大說的所有條件都畫在圖形上,

然後繼續,在三角形 CEP 中,三個角是 30°-60°-90°且知道 CP,所以 EP 與 CE 都知道了,

在三角形 BEC 中,因為知道直角三角形的斜邊 BC 與其中一股 CE,所以用畢氏定理可得 BE,

在三角形 ABE 中,因為三個角是 30°-60°-90°且知道 BE,所以 AE 與 AB 都知道了,

所以算三角形 ABC 面積時,知道底 AC(=AE+CE) 及高 BE,所以可以算出面積。

至於三角形 AEF 的外接圓(注意:AEPF 四點共圓,且此圓的直徑為 AP),

可以看三角形 AEP,因為直角三角形已知兩股 AE 與 EP,所以可以用畢氏定理算出 AP,

知道此外接圓的直徑 AP,就可以算出此圓的面積了。
作者: kittyyaya    時間: 2010-8-27 01:50

引用:
原帖由 weiye 於 2010-8-26 07:27 PM 發表
填充第 4 題:右圖是某次期中考,隨機抽樣調查高三 \(20\) 位同學 \(A,B,\cdots,T\) 等人的國文、英文成績所畫出的散佈圖。對這 \(20\) 位學生,算出每個人的國文、英文兩科的平均成績(即相加再除以 \(2\) )。請問,哪個人 ...
請問weiye大,(1)你用x+y=k是因為國文加英文的意思嗎? (2)I,T,H被選中是因為從左下角往右上角數位置時,那三個點恰好是10,11,12號的位置嗎?
非常感謝你的解說,看到你的解題,你真的在數學領域上,提攜很多後進,頓時覺得自己有點沮喪,原來我跟外面世界差好多,真該好好加強自己的數學能力.
作者: weiye    時間: 2010-8-27 12:25     標題: 回復 24# kittyyaya 的帖子

(1), (2) 都是的。 ^__^




歡迎光臨 Math Pro 數學補給站 (https://math.pro/db/) 論壇程式使用 Discuz! 6.1.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