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瑪努金只上過非常短時間的大學(大一因為英文不好,沒拿到獎學金而輟學),可以說沒有受過專業數學訓練。他所有的數學知識,來自於他15歲在圖書館借到的一本數學公式集《純數學摘要》(Synopsis of Pure Mathematics)。這本書上條列了數千個公式與定理,想也知道一本書有數千個公式,一定是不講原因,沒有證明的。但拉瑪努金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了這本書,而也因為啟蒙書是這樣的風格,拉瑪努金接下來憑著極高的天分,單獨發現了許多定理,寫下來後也都是這樣的風格:一條又一條令人炫目的結果,而且只有結果,沒有理由。
拉瑪努金說,不管\(k\)是多少, \(p(5k+4)\)一定是5 的倍數,\(p(7k+5)\)一定是7 的倍數,\(p(11k+6)\)一定是11的倍數。附帶一提,讀者也許說,這看起來也沒什麼,看來有規則不是嗎?也許\(p(13k+1)\)或\(p(13k+2)\)、\(p(13k+3)\)、……、\(p(13k+12)\)、\(p(13k)\),反正總有一個一定是13的倍數,不是嗎?錯!上面任何一個都不會一直是13的倍數。那到底有沒有\(a\)、\(b\)讓\(p(ak+b)\)永遠是13的倍數?答案是有的。在1960年才由數學家阿特金(A. O. L. Atkin)找到:不管\(k\)是多少,\(p(17303k+237)\)是13 的倍數!
來自印度不世出的奇才 數學及英語卻成陰影
印度東南部的商業與行政中心清奈(Chennai),在1996年以前名為馬德拉斯(Madras),是由英國殖民者於17世紀所建立。1913年1月16日,馬德拉斯的一位小職員給英國劍橋大學著名數學家哈代(Godfrey H. Hardy)寄出一封信,首尾分別是這麼寫的:
寫信者拉馬努金出生於1887年12月22日,其實當時他已25歲。這封長達11頁的來信包含約120條公式,哈代與好友李特伍德(John E. Littlewood)徹夜研讀了拉馬努金的結果,從那些奇妙而不知何處導來的式子裡,窺見一位不世奇才的降臨。哈代甚至向羅素(Bertrand Russell)炫耀自己發現了第二個牛頓。
拉馬努金對於得出精彩結果的興致,顯然高過記錄推算的步驟。拉馬努金在印度只自學過五本數學書,最主要的是卡爾(George S. Carr)所編寫的《純粹數學初等結果概要》(Synopsis of Pure Mathematics),此書羅列4865條公式而鮮少附加證明。以拉馬努金的數學天賦,循序漸進確實有可能補足公式成立的道理。他也許從這本書中見聞習染並列出公式,但結果卻都省略證明的步驟過程。而哈代的回信多少有點傷到拉馬努金的自尊,他在4月17日回信給哈代的信中辯解道:
拉馬努金在1909年7月14日與9歲的阿瑪爾奉母之命行婚禮。到1912年阿瑪爾進入青春期後,他們才真正同居生活。1984年阿瑪爾曾經告訴研究拉馬努金數學遺產的專家伯恩特(Bruce C. Berndt),拉馬努金回到印度家中第一句話就說當初應該帶太太去英國,如果有太太在身邊烹飪與照顧,他的飲食與睡眠就不會漫無章法。後期生活中缺乏一個堅實的支撐力量,也許是籠罩拉馬努金人生的最深陰影。而這道陰影也間接導致了拉馬努金的悲劇,他本該閃耀的一生就在此戛然而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