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oard logo

標題: 數學5題請教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tsyr    時間: 2014-6-9 19:45     標題: 數學5題請教

excuse me!?我第一次到這裡發問
之後還請大家多多指教了
下面的WORD檔有5道問題
麻煩各位了
非常感謝

!



附件: mathpro.rar (2014-6-9 19:45, 86.34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5936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354&k=2647907fb1a73428ebbbbf94b5761dc8&t=1732316260
作者: tsyr    時間: 2014-6-9 20:01     標題: 5題內容

1.在三角形ABC中,分別作三個內角的內角平分線AA1、BB1、CC1,其中 A1、B1、C1 分別在BC、AC、AB邊上。如果∠ABC =120°。試求∠A1B1C1的值為_________。

2.給定面積為1的 ABC,點A1、B1、C1分別是三條邊BC、CA、AB的中點,如果點K、L、M分別在線段AB1、CA1、BC1上,求 A1B1C1與 KLM的公共部分可能的最小面積為___________。

3.一個直角三角形的邊長都是整數(單位為cm)且兩兩互質,已知連接它的重心與內心的直線垂直它的某一條邊。請問這個直角三角形周長的最大值為_________cm。

4.某工廠生產兩種形狀的金屬板,第一種形狀是2 × 2的正方形;第二種形狀是從2 × 2正方形移除其中一個小方格。現欲將一片7 × 7的大金屬板沿格線切割為這兩種形狀的金屬板,這49個小方格都不得浪費。請問我們最少能得到第二種形狀的金屬板______片。

5.如圖,圓O_1與O_2和∆ABC的三邊所在的三條直線都相切,E、F、G、H為切點,直線EG與FH交於點P,延長PA交BC 於D。求證:AD⊥BC。

(圖在上面檔案裡)
作者: lyingheart    時間: 2014-6-9 23:15

第一題
看三角形 \(\displaystyle ABB_1 \)
\(\displaystyle AA_1 \)是內角平分線, \(\displaystyle BA_1 \) 是外角平分線,
所以 \(\displaystyle B_1A_1 \) 是外角平分線
於是 \(\displaystyle \angle{A_1B_1C_1}=90^o \)
作者: lyingheart    時間: 2014-6-10 14:45

第五題
抱歉,開不了你的附檔,圖形回去再附
假設角B內部的旁切圓圓心為 \( O_2 \)
假設角C內部的旁切圓圓心為 \( O_1 \)

對三角形ABD以PFH為截線使用孟式定理得到 \(\displaystyle \frac{AP}{PD} \times \frac{DF}{FB} \times \frac{BH}{HA}=1 \)

又 BF=BH ,所以  \(\displaystyle \frac{AP}{PD}=\frac{AH}{DF} \)

對三角形ACD以PGE為截線使用孟式定理得到 \(\displaystyle \frac{AP}{PD} \times \frac{DE}{EC} \times \frac{CG}{GA}=1 \)

又 CE=CG ,所以  \(\displaystyle \frac{AP}{PD}=\frac{AG}{DE} \)

於是  \(\displaystyle \frac{AH}{DF}=\frac{AG}{DE}  =>  \frac{DE}{DF}=\frac{AG}{AH} \)

不難證明三角形 \(\displaystyle AGO_1 \) 與三角形 \(\displaystyle AHO_2 \) 相似,

\(\displaystyle \frac{AG}{AH}=\frac{AO_1}{AO_2} \)

由  \(\displaystyle O_1E \) 與  \(\displaystyle O_2F \) 都垂直BC,故得證

圖片附件: 旁切.png (2014-6-11 19:46, 23.87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4588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368&k=11c5617fb017a6ec29138d540b9535b1&t=1732316260


作者: bch0722b    時間: 2014-6-10 18:31     標題: 在我看來

O1、O2位置相反,GE相反和HF相反(如果以附檔跟萊茵的證法比較的話)。不過問了這幾題後,突然發現『孟式』跟『賽瓦』真好用~~
作者: lyingheart    時間: 2014-6-12 08:15

第五題,給有興趣的共同研究
先不要做PA直線
令直線AB和EG交於K,直線AC和FH交於L;
AB跟圓 \( O_1 \) 切於M,AC跟圓 \( O_2 \) 切於N。

(1)首先證明A、M、B、K是調和點列
如果可以看出這是圓錐截痕的橢圓,A、B是長軸兩端點,M、K是對應的焦點與準線,
那麼由定義就有 \(\displaystyle \frac{AM}{AK}=\frac{BM}{BK} \)  即可得知。
或是這樣
AM=AG,BM=BE
\(\displaystyle \frac{AG}{AK}=\frac{\sin{\angle{AKG}}}{\sin{\angle{AGK}}} \)

\(\displaystyle \frac{BE}{BK}=\frac{\sin{\angle{BKE}}}{\sin{\angle{BEK}}} \)

而 \(\displaystyle \angle{AGG}+\angle{BEK}=180^o \)

所以 \(\displaystyle \frac{AG}{AK}=\frac{BE}{BK} \)

故得證A、M、B、K是調和點列

(2) 同理A、N、C、L是調和點列
故A關於MN和KL兩線的極線是BC,那麼MN、KL、BC三線共點

(3)
MK和NL交於A,EK和FL交於P,再令EM和FN交於Q,
由笛薩格定理得到,A、P、Q三點共線

(4)
\(\displaystyle \angle{MEB}=\frac{1}{2}\angle{ABC} \)

BF=BH ,所以 \(\displaystyle  \angle{BFH}=90^o-\frac{1}{2}\angle{ABC} \)

故EQ和PF垂直;
同理FQ和PE垂直,故Q為三角形PEF的垂心,PQ與BC垂直。

圖片附件: 旁切共線.png (2014-6-12 08:15, 25.54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4440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371&k=014007ed2cac14393c017bc80c8b275e&t=1732316260


作者: tsyr    時間: 2014-6-13 07:25     標題: 我懂了

謝謝萊茵老師
真沒想到可以用座標
不然真的沒有想法
解析幾何不愧是幾何學的秘密武器
作者: tsyr    時間: 2014-6-13 20:26

求解第4題!!
某工廠生產兩種形狀的金屬板,第一種形狀是2 × 2的正方形;第二種形狀是從2 × 2正方形移除其中一個小方格。現欲將一片7 × 7的大金屬板沿格線切割為這兩種形狀的金屬板,這49個小方格都不得浪費。請問我們最少能得到第二種形狀的金屬板______片。

如何證明最少為15片?

圖片附件: 1.png (2014-6-13 20:26, 1.04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4398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377&k=b4067b526e5ade85b711a978a6ca78a8&t=1732316260


作者: lyingheart    時間: 2014-6-14 15:07     標題: 回復 8# tsyr 的帖子

不好意思,讓你有這種誤解,我先拿掉

分成(1)與一股垂直和(2)與斜邊垂直
(1)假設GI與AC垂直,交AC於F
那麼GI與BC平行,就有 \(\displaystyle IF=r=\frac{2}{3}EC \)

\(\displaystyle \frac{a+b-c}{2}=\frac{2}{3} \times \frac{ab}{b+c} \)

\(\displaystyle 4ab=3(ab+ac+b^2-c^2) \)

\(\displaystyle ab=3ac-3a^2 \)

\(\displaystyle 3a+b=3c \)

\(\displaystyle 9a^2+6ab+b^2=9c^2=9a^2+9b^2 \)

\(\displaystyle 3a=4b  =>  a:b=4:3 \)

[ 本帖最後由 lyingheart 於 2014-6-14 11:09 PM 編輯 ]

圖片附件: 直角三角形內重垂直一股.png (2014-6-14 23:09, 9.8 KB) / 該附件被下載次數 4252
https://math.pro/db/attachment.php?aid=2384&k=6c4a1a6304f21047a01709c7e936dc4b&t=1732316260


作者: tsyr    時間: 2014-6-15 17:30

終於有正常解法了
還勞煩老師再解一次

果然,除非真的沒辦法,還是少用解析法為妙吧!

謝謝老師




歡迎光臨 Math Pro 數學補給站 (https://math.pro/db/) 論壇程式使用 Discuz! 6.1.0